问题 | 公司怎样进行利润分配 |
释义 | 公司的利润分配是缴纳税款,之后弥补亏损,提取一定比例的法定公积金,可以提取任意公积金,最后才能对股东进行分红。若是没有按此顺序的,股东应将分红款返还。 一、给别人投资怎么分红 股份所占比例*利润=分红(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占总股本5万的40%。年末分红应除去所有支出,再按比例分配。分红是股份公司在赢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投资者的红利。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分红是将当年的收益,在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等项目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通常股东得到分红后会继续投资该企业达到复利的作用。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红,而优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红。股份公司只有在获得利润时才能分配红利。 二、股份制企业与股份合作企业的区别有哪些 股份制企业与股份合作企业的区别如下: 1、经营宗旨不同。股份制企业的经营宗旨是利润最大化,资本增值是公司的最高利益和准则,是纯粹的竞争性利润和图性经济组织;股份合作企业的宗旨是贯彻效率第一、公平的原则; 2、股份性质不同。股份制企业的股东一旦自由入股,股份只能横向流动,即可自由买卖,以转让所有权。但不能逆向返还,即不能退股;股份合作企业是公共积累共同占有的一部分财产,而另一部分财产是职工个人所有;由此形成了共同共有与个人所有相结合的产权制度。当员工调离、退休、死亡时,其中一部分可以退还给员工。在企业内部继承和转让; 3、企业职工身份不同。股份公司的员工不一定是公司的股东,大部分是公司的员工;股份合作企业强调员工是股东。新员工要入股,不入股者为员工,最多不能超过百分之十; 4、分配制度不同。股份公司完全按资分配股东。公司税后提取法定公积金后,是否提取任何公积金完全由股东大会决定。公司只贯彻按劳取酬的原则;股份合作企业贯彻按劳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三、税后利润分配的原则和顺序是什么? 公司税后利润分配的原则,是指公司对其税后利润进行分配时依法应遵循的基本规则。顺序:1、弥补亏损。为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贯彻公司资本充实原则,公司在本年度有盈余时,应首先检查上一年度是否有亏损。如果有亏损,而公司的法定积金又不足以弥补上一年度的亏损时,则应先用公司的当年利润弥补亏损。2、提出法定公积金。根据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当年的利润在弥补亏损后,如果仍有剩余,则必须至少提取利润额的10%列入法定公积金。当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3、提取法定公益金。根据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提取法定公积金后,还应提取利润的5%——10%列入公司的法定公益金,用于本公司职工的集体福利。4、支付优先股股利。优先股股东往往或多或少的放弃了作为股东的共益权,一般情况下不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也不享有公积金权益。作为权利放弃的补偿和平衡,必须减免其投资风险。因此,优先股股利的支付应优先于提取任意公积金,以防止公司利用提取任意公积金损害优先股股东的权益。5、提取任意公积金。任意公积金是指,法律没有强制规定,由公司根据情况自行决定提取的公积金。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在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决议,可以提取任意公积金。6、支付普通股股利。公司在依法完成以上各项分配程序后,如果利润仍有剩余,即可按确定的利润分配方案向普通股股东支付股利。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六条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