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保护个人隐私:网络信息安全指南 |
释义 | 网络个人信息泄露应及时更换账号、保留证据并报案,以保护权益和避免经济损失。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等,私密信息适用隐私权规定。个人信息泄露途径包括搜索引擎搜集售卖、部门实名登记泄露、打字店存档售卖、问卷调查窃取、抽奖券填写泄露、非正规商家利用售后服务单、超市商场泄露等。保护个人信息是维护隐私权和避免泄露风险的重要措施。 法律分析 一、网络个人信息泄露该怎么办 1、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的,要第一时间更换账号并保留好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起处理。这样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还可以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二、个人信息的泄露途径有哪些 1、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个人信息,汇集成册,并按照一定的价格出售给需要购买的人; 2、旅馆住宿、保险公司投保、租赁公司、银行办证、电信、移动、联通、房地产、邮政部门等需要身份证件实名登记的部门、场所,个别人员利用登记的便利条件,泄露客户个人信息; 3、个别违规打字店、复印店利用复印、打字之便,将个人信息资料存档留底,装订成册,进行对外出售; 4、借各种“问卷调查”之名,窃取群众个人信息。警方介绍,他们宣称只要在“调查问卷表”上填写详细联系方式、收入情况、信用卡情况等内容,以及简单的“勾挑式”调查,就能获得不等奖次的奖品,以此诱使群众填写个人信息; 5、通过在抽奖券的正副页上填写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方式,泄露个人信息; 6、在购买电子产品、车辆等物品时,在一些非正规的商家填写非正规的“售后服务单”,从而被人利用了个人信息; 7、超市、商场通过向群众邮寄免费资料、申办会员卡时掌握到的群众信息,通过个别人向外泄露。 结语 个人信息泄露是一种严重的隐私侵犯行为,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首先,及时更换账号并保留好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和避免经济损失。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包括各种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的泄露途径多种多样,例如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实名登记部门、打字店等,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国家采取措施,监测、防御、处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免受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十条 建设、运营网络或者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