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老人去世亲戚争遗产法院判归国家, 《民法典》这一规定有何深意?
释义
    深意是:
    《民法典》对于继承问题的条文,大部分延续了此前《继承法》中的相关规定,在对一些问题进行明确完善的同时,还“放宽”了一些继承规定。比如,新规中扩大了原先代位继承人的范围,使得外甥(女)、侄子(女)等也可以代位继承。而《民法典》中增加对继承人的宽恕制度,也给继承人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
    “法律不外乎人情”,这句公认的俗语中的“人情”指的是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人们的道德感情。在讨论这类遗产纠纷时,如果将自己代入欲分遗产者的角色,自然无法得出公允的认识;而从被继承人的角度出发,就不难感受到《民法典》中的相关继承规定,既是对善意者的肯定与激励,也是警醒、告诫为人子女、亲属更好地履行扶养义务。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如果能儿孙绕膝,获得晚辈的悉心照料是一件幸事,而社会和法律更应关怀和保障那些孤独老去的人。从朴素的道德认知看,相关法律规定和案件判决可以避免老人孤独终老遗产却被突然出现的亲戚“分一杯羹”的遭遇,使得孤寡老人更有可能获得本无继承权的远亲的真实照料。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123条规定,被继承人去世后,如果留有合法的遗嘱,就按照遗嘱来分配遗产,如果没有遗嘱,就由法定继承人来继承。
    法定继承人包括: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民法典》第1160条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组织所有。
    《民法典》第1131条规定,即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1: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