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计算抵扣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计算抵扣是指企业在缴纳增值税时,可以将购进货物和接受劳务的增值税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用于抵减销售货物和提供劳务所产生的增值税,以减少企业实际需要缴纳的税额。 企业在计算抵扣时需要完成以下步骤: 1、将企业购进货物和接受劳务的增值税作为进项税额进行计算; 2、将销售货物和提供劳务所产生的增值税作为销项税额进行计算; 3、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对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进行抵扣; 4、如果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则企业可以将多余的进项税额作为留抵税额,在后续的纳税期限内继续抵扣。 计算抵扣增值税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进项发票必须合法有效,包括发票的种类、金额、税率、开票日期、发票号码、销售方名称和纳税人识别号等必要信息,同时进项发票和销项发票应当相符; 2、进项发票所对应的货物或服务必须与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关; 3、纳税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申报增值税申报表,并缴纳应纳税额。否则,即使存在进项发票,也无法享受抵扣; 4、抵扣比例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计算,纳税人应当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申报和计算。 综上所述,在进行抵扣时,纳税人还需要注意抵扣时限、抵扣证明和抵扣风险等问题,以确保抵扣的合法有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八条 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 农业税应纳税额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核定。 第二十九条 除税务机关、税务人员以及经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委托的单位和人员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税款征收活动。 第三十条 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对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负有代扣、代收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税务机关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 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处理。 税务机关按照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手续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