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岁以后还能改成汉族吗 |
释义 | 分情况。如果是想从随母改为随父之类的,20岁之后不能了,如果是当初给录错了,这个应该还是可以的。 一、公民变更姓名的条件 改姓的要求:改姓主要发生在随父姓还是随母姓的更改,以及收养关系变更或者是涉外婚姻,再或者就是父母离婚或者再婚的情况,这样是允许改姓的。改名字的要求:改名字的条件范围,小孩子的乳名改为学名的,还有就是名字当中有不常见的冷僻字的,还有就是名字出现歧义甚至是容易让人误解甚至是带有不良含义的。不可改名字的:正在进行民事纠纷、收监服刑、在校的大中专学生,还有就是个人的信用记录有严重不良记录的。还有就是之前变更过出生日日期以及身份证号码变更的,是不允许改名字的。 二、什么情况下孩子会判归女方的 1、两周岁以内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这主要考虑孩子尚处在幼儿期,需要母亲的哺乳,母亲更能给孩子体贴和照顾。 2、孩子虽然两周岁以上了,女方已做绝育手术,男方未做,且男方年龄与女方年龄差距不是很大,孩子判归女方的可能性较大。 3、孩子一直随母亲生活,如果离婚后改为随父亲生活对其生活习惯改变较大且影响其成长的,孩子判归女方可能性较大。 4、男女双方的抚养条件,如工作稳定程度、收入情况差距不大的前提下,如果男方对于夫妻感情破裂有过错,比如,有证据证明有婚外情等,孩子判归女方的可能性较大。 5、男方有不良嗜好,如赌博、汹酒等恶习等。考虑到其恶习对孩子成长有不利影响,法院一般会将孩子判归女方。 三、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应该怎么去解决 父母双方可以协商决定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由母亲抚养,但双方也可以协议由父亲抚养。两周岁以上的子女,如果父母均要求子女与自己一起生活的,则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跟随父亲还是跟随母亲一起生活有争议时,父母应该考虑子女的意见。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 一、确定公民的民族成份必须以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任何人不得以国家未确认的族称作为自己的民族成份。 二、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份确定。 三、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它民族的幼儿(经公证部门公证确认收养关系的),其民族成份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二十岁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 四、不同民族的公民再婚,双方原来的子女如系幼儿,其民族成份在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和继父、或父亲和继母商定;双方原来的子女已满十八周岁,不改变原来的民族成份。 五、不同民族的成年人之间发生的收养关系,婚姻关系,不改变各自的民族成份。 六、原来已确定为某一少数民族成份的,不得随意变更为其他民族成份。 七、凡依据本规定申请变更民族成份的,须经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居住地区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调查核实,报经县级以上民族工作部门审批后,方可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手续。 八、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及其后裔,或中国人同外国人结婚所生子女的民族成份,按下列规则处理: 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其民族成份如与我国现有某一民族成份相同或特征相近的,可以申请填报为与我国相同或相近的某一民族,但须在入籍后的两年内申请办理。 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自原申请填报为我国某一民族成份的,持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族工作部门批准。 父母一方为中国人,或父母一方加入中国籍后已申请填报为我国某一民族成份的,其具有中国国籍的子女应填报中国一方的民族成份。 凡按照本规定填报为我国某一少数民族成份的,按少数民族对待。 九、凡采取搞假报告、假证明和其它不正当手段骗取准许更改民族成份的,一经发现应立即纠正;因骗改民族成份而享受招干、招工、升学以及其他优惠政策待遇的,应予以取消。 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民族工作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但要报上级民族工作部门备案。 十一、过去的关确定、更改民族成份的文件、规定与本规定有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十二、本规定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十三、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