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是婚内精神侮辱
释义
    名誉权是指公民、法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社会评价,即依法享有的不可侵犯的名誉权。认定行为是否构成名誉侵权,必须从主客观两方面满足以下条件: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最高人民法院对构成要件中的“法”没有作出明确解释。这里的“法”应该有限制地解释,只包括法律和行政法规。虽然部门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可以约束行为人,但如果行为人违反这些规定,受害人不能要求其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名誉权的特殊性,名誉权的损害后果不同于一般侵权行为。前者更隐蔽,更难证明。
    一、如何判定公民的名誉权被侵犯?
    1、行为人主观有过错。
    主观有过错是指行为人对于他人名誉权受侵害的事实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以媒体新闻报道侵害他人名誉权案件为例,如果加害人的主观心态为故意,我们可以轻易认定,但如果仅仅表现为对所报道的事实调查或审查不严导致报道失实,其主观心态应如何认定?笔者认为,新闻媒体作为我国的社会监督主体,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报道权,而不应过分要求新闻媒体报道准确无误。
    2、行为人行为违法。
    违反这些规定,受害人并不得据此要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此种情况下,唯一可以救济的途径是向有关行政主管机关申诉控告,要求主管机关对行为人做出处理。
    3、存在损害后果。
    由于名誉权本身具有特殊性,因而名誉权的损害后果与一般侵权后果的表现有所不同,前者较为隐蔽,且举证比较困难。如公民因加害人行为导致社会和他人对其品德评价降低;法人因加害人行为导致商誉下降、磋商中的合同被终止等。
    4、损害后果与违法行为之间有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一般表现为直接和间接两种,侵害名誉权的构成必须是违法行为直接导致了损害后果,如果确定违法行为与间接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联系,必然导致权利滥用,这也与名誉权保护制度的初衷相违背。
    二、名誉侵权的条件
    1、行为人主观有过错
    主观有过错是指行为人对于他人名誉权受侵害的事实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2、行为人行为违法
    对于该构成要件中的“法”,最高人民法院未作明确解释,但是,按照惯例,此处的“法”应作限制解释,仅包括法律和行政法规。
    3、存在损害后果
    由于名誉权本身具有特殊性,因而名誉权的损害后果与一般侵权后果的表现有所不同,前者较为隐蔽,且举证比较困难。
    4、损害后果与违法行为之间有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一般表现为直接和间接两种,侵害名誉权的构成必须是违法行为直接导致了损害后果,如果确定违法行为与间接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联系,必然导致权利滥用,这也与名誉权保护制度的初衷相违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4: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