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间谍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释义
    间谍组织和代理人需经国家安全部门确认,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间谍行为及其处罚标准。间谍罪包括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任务,以及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构成间谍罪者将受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处罚,情节较轻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间谍罪的主观要素是故意,包括明知参与间谍组织或接受任务。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间谍组织和间谍组织的代理人应该由国家安全部门进行确认。为了侦查间谍行为,国家安全机关反间谍工作的主管机关可以依据国家相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采取技术侦察措施。因此,间谍组织和间谍组织代理人的身份需要经过国家安全部门的确认。
    一、我国刑法规定的间谍行为有哪些
    根据中国的刑法条文我们得知,刑法列举出来的间谍罪的情形只有两个:
    1、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就是说有参加间谍组织或者说是接触到间谍组织并且有危害国家安全的嫌疑的;
    2、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主要是指为敌人指引目标的行为一旦达成就构成了间谍罪。
    二、间谍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行为人构成间谍罪,危害国家安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故意的内容表现为行为人明知是间谍组织,或者明知是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任务等等而参加或者予以接受。
    拓展延伸
    投敌叛变罪和间谍罪的区别?
    投敌叛变罪和间谍罪的区别有:
    1、犯罪的直接对象不同。前罪的直接对象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后罪的直接对象是狭义的国家安全,而不是直接指向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
    2、犯罪的客观特征是不同的。前罪是向敌人投降或者向敌人投降,开展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这是本罪唯一的表现形式,即本罪行为人只能为敌人效力,即敌对势力,包括国内外。间谍罪包括参与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间谍活动三种内容;
    3、犯罪主体不同。本罪主体只能是中国公民,后罪也可以是外国人,无国籍人;
    4、犯罪的主观方面是不同的。投敌叛变罪有特定目的,间谍罪没有特定目的。在中国与敌对势力建立联系,参与其组织,接受其指挥,潜伏在中国进行颠覆和破坏,也是投敌叛变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组织是间谍组织,则构成想象竞合,应按照选择重罪的原则进行处罚。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间谍组织和间谍组织的代理人应由国家安全部门进行确认。同时,间谍罪的处罚标准也明确规定了行为人构成间谍罪,危害国家安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间谍组织和间谍组织代理人的身份需要经过国家安全部门的确认。
    法律依据
    《反间谍法》第十二条
    国家安全机关因侦察间谍行为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第十三条
    国家安全机关因反间谍工作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验有关组织和个人的电子通信工具、器材等设备、设施。查验中发现存在危害国家安全情形的,国家安全机关应当责令其整改;拒绝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可以予以查封、扣押。
    对依照前款规定查封、扣押的设备、设施,在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形消除后,国家安全机关应当及时解除查封、扣押。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4: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