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调整所得税计算公式
释义
    法律分析:一、调整所得税计算公式
    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营业收入-增值税附加-经营成本-折旧-摊销-维持运营投资-建设投资+补贴收入)*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二、调整所得税和所得税的区别
    1、两者实质不同:
    (1)调整所得税: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一个专有术语,它是为简化计算而设计的虚拟企业所得税额,计算的时候使用息税前利润,不需要减去利息费用。
    (2)所得税:又称所得课税、收益税,指国家对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征收的一类税收。
    2、两者的计税基数不同:
    所得税前者是应纳税所得额,调整所得税是息税前利润。
    3、计算阶段不同
    三、所得税用于融资后分析,调整所得税用于融资前分析。
    1、所得税在调节个人收入差距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作用。对企业征收所得税,还可以发挥贯彻国家特定政策,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
    2、应纳税税额的计算涉及纳税人的成本、费用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加强税务监督,促使纳税人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改善经营管理。
    3、所得课税具有税基广泛,税率累进的税制特征,加上对各种宽免(宽指税基宽与容,免指税基范围的免除)与扣除项目的设置,可以有效的促进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
    (1)个人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本人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额,且无正当理由;
    (2)居民个人控制的,或者居民个人和居民企业共同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偏低的国家(地区)的企业,无合理经营需要,对应当归属于居民个人的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
    (3)个人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获取不当税收利益。
    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