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大学生党员档案如何从学校转移至村委会? |
释义 | 该文章主要介绍了党员介绍信的流转路径和归档管理方式,即由学校党组织开具介绍信,经过区县、镇、乡党委的流转,最终由村级党组织收到。介绍信一般由本人携带办理,党员档案和人事档案一起转回所在区县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心。 法律分析 由学校党组织把介绍信开到户口所在区县党委组织部,再由组织部开介绍信到你所在镇、乡党委,最后由镇党委将介绍信开到村级党组织。介绍信一般是本人带去办,党员档案跟人事档案一起一般转回你所在区县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心。 拓展延伸 大学生党员档案如何进行跨机构迁移? 大学生党员档案进行跨机构迁移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党员应向原所在学校党组织提出书面申请,说明迁移原因和目的,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学校党组织将审核申请,确认党员身份和档案情况。然后,党员需要联系目标机构(如村委会)党组织,了解迁移要求和手续,并向其提交申请。目标机构党组织将进行审查和确认,并向原机构党组织发送迁移通知。双方党组织将协商确定具体迁移时间和方式。在迁移过程中,党员应妥善保管个人档案,并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完成迁移后,党员应及时向目标机构党组织报到,并参与相关党组织活动。迁移完成后,原机构党组织将将党员档案移交至目标机构党组织,确保档案的顺利转移。迁移过程中,党员应积极配合党组织工作,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迁移顺利进行。 结语 党员档案的迁移是一项繁琐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经过多个层级的审核和确认。在迁移过程中,党员需要积极配合党组织的工作,并确保个人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只有完成了迁移手续并向目标机构党组织报到后,党员才能正式参与相关党组织的活动。为确保迁移的顺利进行,原机构党组织将党员档案移交至目标机构党组织,以保证档案的顺利转移。在整个迁移过程中,党员应遵守相关规定,积极配合党组织的工作。 法律依据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工作的通知》 第一条对已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党员,其工作单位建立党组织的,应将组织关系及时转移到单位党组织。工作单位尚未建立党组织的,可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也可随同档案转移到县以上政府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组织关系转出后,高校党组织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跟踪联系,督促党员本人及时落实组织关系;对党员在转移组织关系中遇到问题和困难的,要协调接收单位党组织及时予以解决。由于接收单位发生变动等客观原因,导致组织关系介绍信逾期的,自党员组织关系转出之日起6个月内,高校党组织可根据党员本人提供的原凭证重新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 第二条对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党员,可将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就读高校党组织,也可转移到本人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或随同档案转移到县以上政府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对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就读高校的毕业生党员,高校党组织要及时将其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安排专人定期联系,掌握其去向、现状等。要健全毕业生党员管理信息库,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等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积极帮助解决就业创业、学习生活等实际困难,努力使每名党员都能与党组织保持联系,自觉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对其中的预备党员,高校党组织要依据有关规定做好转正工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