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教育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而必须承担的( )法律后果。 |
释义 | 否定性 教育法律责任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因实施了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 法律责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责任和法律义务是同义语,如一般的守法义务、赡养义务等,法学上称其为“第一性义务”。狭义的法律责任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实施了违法行为而必须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这种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法学上又称“第二性义务”,即加于违法的法律关系主体的直接强制性义务,包括受制裁,强制和给予补救 二、教育法律责任一般包括: 1.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实施行政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简称行政责任。一般,可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①行政处分:它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对有轻微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惩罚措施,最大特点:“体制内人员”,一般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如:数学老师杨老师因小明学习习惯不良,上课总是违反课堂纪律,对于这种现象,杨老师多次提醒,也用了很多种方法去改变,但是都不见起色,于是杨老师就对小明实施了体罚,如打手掌、扇耳光等,后被家长反映给学校后,学校给予杨老师警告的处分,就属于典型的行政法律责任中的行政处分。 ②行政处罚,它是享有行政处罚权的主体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个人或组织所实施的惩罚措施,最大特点:“体制外人员”。在教育领域,行政处罚的一般包括:比较严重的人身罚,如,行政拘留;最常见的财产罚,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还有行为罚,如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还有相对比较轻微的精神罚,如申诫等。 如:某小学门口的小商贩在学校门口卖过期食品导致学生发生食物中毒,被家长举报后,被工商局给予停业整顿三个月的行政处罚,就属于典型的行为罚。 2.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民事违法行为而承担的赔偿或补偿的法律后果,民事责任属于平权主体之间的财产性纠纷。教育法上的民事责任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破坏了平等主体之间正常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依法承担的民事责任,是一种以财产为主要内容的责任。 大多牵扯房地钱的事,一般主要负民事责任。如: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的;侮辱、殴打教师、学生的;将学校校舍、场地出租、出让或者移作他用的等。如:某工厂侵占了学校的一片荒地,用以存放物品,就需要对学校进行经济赔偿,工厂负的就是民事法律责任。 3.刑事责任:指行为人实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教育法的刑事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违反教育法的行为,同时触犯了刑法,达到犯罪的程度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追究刑事法律责任往往表现为给予行为人以刑事制裁,即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人运用刑罚。 一般出现构成犯罪、人员伤亡事故、重大经济或财产损失等字眼时,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某学校教导主任因为李老师举报其在招生工作中徇私舞弊,对李老师进行打击报复,找人殴打李老师,导致李老师三级残疾,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4.违宪责任:教育是宪法确定的公民基本权力之一,其他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力,均以宪法为根本来源,故教育活动在一定情况下,产生的违宪的责任也是可能的。但相对较为少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八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