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著作权人与作者的区别
释义
    作者,是直接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是著作权的原始主体。所谓直接创作的作品,指作者通过自己的独立构思,运用自己的技巧和方法,直接(包括书面的、口头的和立体的形式表现)反映自己的思想与感情、个性与特点的作品。帮助作者修改稿件、、校对、审稿等不能成为作者,因为他们是在作者创作基础上进行修改的。而,著作权人,指享有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的主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自然人作者,即创作作品的自然人。第二,被视为作者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志而创作,并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其他组织被视为作者。第三,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继受取得权利的主体,如通过继承、接受馈赠或依法律规定而取得权利者。作品的作者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国家。
    所以,在范围上来说,著作权人包含了作者,其范围要大于作者。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十九条 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二十一条 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自然人死亡后,其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依法转移。
    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变更、终止后,其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由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由国家享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二十三条 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十八条 自然人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