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提存公证保管期限有哪些
释义
    提存公证保管期限是:不适于长期保管或长期保管将损害其价值的,六个月的保管费用超过物品价值百分之五的物品,保管期限为六个月。从提存之日起,超过二十年无人领取的提存标的物,视为无主财产;公证处应在扣除提存费用后将其余额上缴国库。
    一、分析提存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提存,是指债务人履行其到期债务时,因债权人的原因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受领,或者因债权人下落不明等原因债务人无法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时,可依法将其履行债务的标志物送交有关部门,以代替履行的制度。提存是代为履行的方法,提存之后,合同终止。提存的适用条件有:
    1、提存主体合格。提存涉及三方当事人,即提存人、提存机关和提存受领人。
    2、提存的合同之债有效且已届履行期。
    3、有合法的提存原因。提存的目的在于消灭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是以向提存机关交付标的物来代替向债权人的履行,因此,只有有合法原因才可提存,而不能由债务人任意提存。
    4、提存客体适当。提存客体也就是提存标的物,是提存人交付提存机关保管的物。提存物原则上是债务人应给付的物并应适于提存。
    二、合同提存的用途
    合同提存的效力如下:
    1、对债权人的效力,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且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2、对债务人的效力,视为债务人在其提存范围内已经交付标的物;
    3、合同提存的其他效力。
    三、申请法院提存法律依据
    申请法院提存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出现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等的情形时,债务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提存,以便偿还债务。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但是,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的,在债权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提存部门根据债务人的要求应当拒绝其领取提存物。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而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但是,债权人未履行对债务人的到期债务,或者债权人向提存部门书面表示放弃领取提存物权利的,债务人负担提存费用后有权取回提存物。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提存公证规则》第十九条
    公证处有保管提存标的物的权利和义务。公证处应当采取适当的方法妥善保管提存标的,以防毁损、变质或灭失。
    对不宜保存的、提存受领人到期不领取或超过保管期限的提存物品,公证处可以拍卖,保存其价款。
    第二十条
    下列物品的保管期限为六个月:
    (一)不适于长期保管或长期保管将损害其价值的;
    (二)六个月的保管费用超过物品价值5%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3: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