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管辖依据材料是什么 |
释义 | 管辖依据的证明材料主要包括: 一是当事人的户籍信息(如身份证、户口簿、派出所出具的户籍信息)。 二是证明当事人经常居住地(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材料: 1.居委会开具的居住证明; 2.派出所出具的暂住证信息。 三是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报告。 四是合同中约定的争议解决条款或载明的其他涉及到管辖的内容。 管辖权异议需提交材料如下: 1、管辖权异议申请书,写明本案具体的事由; 2、申请人或其他当事人身份、资格的证明材料等; 3、证明管辖权有误的相关证据材料,包括相应法律依据。 诉讼管辖依据材料,是根据《民诉法》第22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因此,除非法律另外规定,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这说明第一审民事案件一般都是由基层法院管辖的,只是在本法另有规定时除外。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件级别管辖几个问题的批复》确定了管辖恒定的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1.在当事人双方或一方全部没有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下,发生纠纷提起诉讼,如当事人在诉讼请求中明确要求全部履行合同的,应以合同总金额加上其他请求金额作为诉讼标的金额,并据以确定级别管辖;如当事人在诉讼请求中要求解除合同的,应以其具体的诉讼请求金额来确定诉讼标的金额,并据以确定级别管辖,具体情况由司法机关认定。 2.当事人在诉讼中增加诉讼请求从而加大诉讼标的金额,致使诉讼标的金额超过受诉法院级别管辖权限的,一般不再变动。但是当事人故意规避有关级别管辖等规定的除外。 按照级别管辖规定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上级人民法院交由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的,该下级人民法院不得再交其下级人民法院审理。 对于管辖的具体事项和处理,是需要严格基于实际的诉讼管辖事项来进行处理,特别是不同的诉讼管辖事项所认定的处理情况是不同的,如果对相关情况的处理不清楚的,可以在提出诉讼时咨询司法机关来进行合法的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十八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二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