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不良贷款现状是怎样的 |
释义 | 2019年1月,审计署公布的2018年三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显示,有5个省的个别金融机构通过人为调整资产评级等方式掩盖不良贷款13.39亿元。5个省涉及的个别银行机构分别是安徽省农村商业银行、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江西省赣州银行总行营业部及所属27家支行、吉林省通化农村商业银行、四川省资阳农村商业银行,涉及金额分别为4.67亿元、3.29亿元、2.37亿元、1.38亿元和1.68亿元。 一、不良贷款的成因有哪些 1、主要原因 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风险防范能力不强。 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风险防范能力不强,不良贷款是银行贷款粗放式经营的必然结果。从银行内部来看,导致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也是很多的,贷款粗放式经营是主要原因,信贷资产流失在一定程度上是银行自我扩张的结果。 2、客观原因 借款人信用观念不强,偿债能力太低。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一直不是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改革开放以后,这一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加以改变,一些企业吃银行信贷资金大锅饭的思想依然比较严重,信用观念不强,主要表现为倒逼银行贷款,逃避银行债务。 3、重要外因 党政部门的行政干预,财政等部门的挤压 中国信贷资金粗放经营中,除了存在人们上面提到的企业倒逼扩张和银行自我扩张外,也还存在党政部门的顺逼扩张和财政、企业主管部门等部门的横逼扩张。银行被迫发放行政干预贷款。安定团结贷款,信贷资金财政化,这是中国不良贷款产生的重要外因。 二、不良贷款有哪些解决办法 1、加强金融企业的业务监管,保证今后每一笔贷款的质量,防止新的不良贷款产生。 2、加大中国企业的体制改革,强化企业的经营和竞争机制。 3、适当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给一些能救活的企业输血,使之起死回生。 4、发行基础货币,冲淡不良贷款。 第3和第4种办法都是增加货币供给,通过适度通胀抵消不良贷款,从而活跃中国经济,使经济增加活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