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判决书是否同时送达双方? |
释义 | 判决书是法院根据判决制作的文书,应明确判决结果、理由和上诉期间。送达方式可能是当事人亲自领取或邮寄,时间因距离等因素而异。缺席方判决书可由法院转交或登报启事。判决书需由审判人员与书记员署名并加盖法院印章。【98字】 法律分析 不一定。一般同时通知到法院领取或者邮寄,但送达时间根据距离远近等因素,不一定同一天收到判决书。 1、双方或双方的委托人都在宣判现场就会一起拿到。 2、如果一方一直缺席,也会有缺席审判,那么缺席的一方判决书会由法院转交,或者登报启事等。 判决书是指法院依据判决制作的文书而裁定书是指审判机关为处理诉讼程序问题或部分实体问题而依法制作的诉讼文书。 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 1、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2、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3、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4、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拓展延伸 法院判决书的送达程序及其影响 法院判决书的送达程序是指法院将判决书正式送达给相关当事人的程序。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法院判决书应当及时送达给双方当事人,以确保他们能够了解判决结果并行使自己的权利。送达程序一般包括发出送达通知、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送达程序的正常进行对双方当事人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保障双方的知情权和诉讼权利。同时,送达程序的合规与否也会对判决的生效和执行产生影响。因此,双方当事人应密切关注送达程序,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结语 法院判决书的送达程序对于双方当事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判决书应及时送达给当事人,以确保他们了解判决结果并行使自己的权利。送达程序包括通知、邮寄、公告等方式。双方当事人应密切关注送达程序,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同时也影响判决的生效和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