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一、起诉。民事诉讼从起诉开始,起诉就是启动诉讼程序。 起诉的首要任务就是写诉状。民事起诉状是启动诉讼程序的一个重要法律文书。一份好的起诉状,既关系到法院是否受理问题,也是决定官司胜败的重要因素。所以,写诉状要有好的构思和设计,否则,不仅会影响诉讼结果,有时还会造成费用的损失。 二、立案 。按照选定的呈交法院递交诉状。立案时需要有三方面的材料,一是想人民法院提交诉状时,还要按照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二是要提交证据及其他相关材料;三是起诉人的身份证(要验证)及复印件。 三、开庭。 开庭程序主要包括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法庭调查阶段法官会根据双方争议归纳焦点,然后双方根据法官归纳的焦点举证、质证。 四、判决。 判决是法院的工作。是法院根据庭审查明的事实依照法律规定作出的裁判。当事人在接到法院的判决书后,哪一方不服,都有上诉的权利。 五、执行。 无论是一审判决,还是二审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必须履行。如当事人不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主动履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应及时申请法院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是两年。超过两年再申请执行,对方可以不再履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四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 第五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