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社区集体户和非社区集体户的区别 |
释义 | 社区集体户和非社区集体户的区别如下: 1、设立目的不同:社区集体户是为了解决某单位或某行业相关人员问题的,整个单位共用一个户口本;非社区集体户是以上两种户口形式无法解决问题而设立的临时户口形式; 2、户口本不同:社区集体户领取的是户口卡,而个人户口领取的是户口本; 3、户主不同:社区集体户口的户主是单位,是单位的所在地;居民户口是除了身份证之外最好的身份证明。 集体户的立案标准: 1、成员要求:集体户的成员应该是自愿参加的农村居民,并且应该达到一定的规模,通常要求至少两户以上; 2、地点要求:集体户应该在农村地区且符合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同时也需要满足相关的卫生、安全等要求; 3、组织形式:集体户应该明确组织形式,一般包括民主管理、经济共享、风险共担等原则,可以是经济合作社、村民委员会等形式; 4、经济收入:集体户应该具备一定的经济收入能力,例如通过农业生产、养殖、旅游等方式获得经济收益; 5、申请材料:集体户需要提交相关的申请材料,例如组建集体户的申请书、成员名单、组织章程、土地使用证明等。 综上所述,社区集体户和非社区集体户是指在农村地区的两种不同的村庄组织形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条 为了维持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户口登记。 现役军人的户口登记,由军事机关按照管理现役军人的有关规定办理。 居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的户口登记,除法令另有规定外,适用本条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