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违法行为和违章行为的区别
释义
    法律分析:违法行为: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违法的构成要素包括:违法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单纯的思想意识活动不能构成违法。
    违法必须有被侵犯的客体,即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违法必须是行为者有故意或过失的行为,即行为人有主观方面的过错的行为。
    违法的主体必须是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和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依法设置的法人。
    违章行为:违章,是指违反了某些规章制度。
    因此,违法违反的是法律。
    违章违反的是规章制度。
    两者的严重程度不同,违法的惩罚一般比违章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第六十五条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0: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