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审理民事案件的二审程序有哪些 |
释义 | 民事诉讼二审开庭的程序有: 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进行法庭调查; 3、进行举证质证; 4、进行法庭辩论; 5、进行调解; 6、作出判决; 7、宣判。 一、刑事案件庭审流程及注意事项 刑事案件庭审流程及注意事项具体如下: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2、法庭调查。宣读起诉书,被告人、被害人就指控事实发表意见,询问被告人,审查核实证据;3、法庭辩论。公诉人发言、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人自行辩护,辩护人辩护,控、辩双方进行辩论;4、被告人就指控的罪行,进行最后辩护和最后陈述。 二、起诉的流程有什么? 起诉的流程如下: 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三、刑事审判流程怎么走 刑事案件的审判流程分为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等五个阶段。1、开庭阶段要查明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核实身份、宣读法庭规则、查明被告人身份情况、宣读案件来源起诉案由、并询问是否申请回避。2、法庭调查阶段,要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被告人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陈述、询问被告人、出示核实证据。3、法庭辩论阶段,由公诉人发言、被告人辩护人辩护,双方就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罪的性质、罪责轻重、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以及如何适用刑罚等问题进行辩论。4、被告人陈述,在审判长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5、评议阶段,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判断是否有罪,罪轻罪重,以及应该判处的刑罚。宣判分为当庭宣判和定期宣判。定期宣告判决的,合议庭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第一百七十六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人民法院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