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资迟发如何解决? |
释义 | 公司迟发工资侵害了职工合法权益,违反了劳动法规定。职工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检举,要求公司发放工资、经济补偿,并可请求赔偿金。若不满意调解结果,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提出书面申请并在六十天内获得裁决。公司收到仲裁裁决后应支付工资。如仲裁裁决仍不满意,职工可在十五天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公正判决。 法律分析 公司迟发工资,也就是说公司侵害了公司职工的合法权益,在我国的《劳动法》中规定,有下列几种情形的: 第一,公司克扣职工的工资,或者公司没有任何原因迟发工资的; 第二,职工加班之后,发放工资时不发加班费的; 第三,公司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的; 第四,公司和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按照劳动法应当支付给职工经济补偿金却没有支付的; 有上述情形的,那么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检举,请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公司发放工资、经济补偿,除此之外,还可以请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公司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所以,当公司迟发工资的时候,职工是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检举的。公司迟发工资,职工当然不愿意,这也是一种劳动争议,如果职工不愿意向劳动行政部门检举,也可以按照我国的《劳动法》,职工可以向公司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假如,调解的结果不能让职工满意,那么职工也可以选择进行仲裁,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是经过调解后可以申请仲裁,职工要是不想调解,那也可以直接进行仲裁。 无论调解与否,都是要进行仲裁的,选择仲裁后,职工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收到职工的仲裁申请后,会在六十天之内做出仲裁裁决。职工和公司收到仲裁裁决之后,对仲裁裁决没有意见的,那么公司就要给职工发放工资。 最后,职工对劳动仲裁委员会做出的裁决还是不满意的,也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那天起的十五天内,向人民法院去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做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结语 公司迟发工资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劳动法》,职工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检举,要求公司发放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请求赔偿金。职工也可申请劳动争议调解,若不满意调解结果,可进行仲裁。无论是否调解,仲裁是必要的。职工需在60天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其将在60天内作出裁决。公司应根据仲裁裁决发放工资。如对仲裁裁决不满意,职工可在15天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公正合理的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