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仲裁条款是否一定必选? |
释义 | 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并不一定要强制执行,但一旦发生合同纠纷,申请仲裁解决纠纷是必要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才能进行仲裁,并且仲裁协议无效时可向法院起诉。仲裁条款的约定是为了将合同争议交由特定的仲裁机构裁决,以排除法院管辖权。然而,约定仲裁条款应符合法律的严格要求,常见的无效约定如“可向法院起诉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因此,仲裁条款的约定需要慎重考虑。 法律分析 一、合同里有仲裁条款一定要仲裁吗 合同里面约定仲裁条款的,并不一定要申请仲裁,但如果产生合同纠纷的,一定要申请仲裁解决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四条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第五条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仲裁协议; (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二、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怎么约定 当事人协商决定:出现了合同争议后,将合同争议交由某一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双方当事人这样的合同约定就是仲裁条款。仲裁条款的约定目的在于,合同如发生争议,将合同争议交由约定的仲裁委员会来裁决,排除了人民法院对该案件的管辖权。 实务中约定仲裁条款,多是由于看重仲裁一裁终局,周期较短,或是对司法裁判没有信心而特别约定进行仲裁。仲裁的费用,并不低,在我国现在的情况下,也不见得效率高。 法律对仲裁条款的约定是非常严格的,实务中约定无效的情况非常常见。常有约定“如双方协商不成,可向人民法院起诉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这显然是无效的。仲裁协议,核心的是要选定,特定的欲进行仲裁的仲裁机构。 结语 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进行仲裁。然而,一旦发生合同纠纷,仲裁是解决纠纷的必要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应自愿达成仲裁协议,否则仲裁委员会将不受理申请。仲裁协议的约定应具备明确的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并符合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应由当事人协商决定,约定某一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以排除人民法院的管辖权。尽管仲裁具有终局性和较短的周期,但约定仲裁条款需要遵守法律的严格规定,特别注意选定特定的仲裁机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八条 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八章 附 则 第七十六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交纳仲裁费用。 收取仲裁费用的办法,应当报物价管理部门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仲裁应当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