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不可抗力是什么定义的
释义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的来源既有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也包括社会现象,如军事行动。作为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强制力,具有客观上的偶然性和不可避免性,主观上的不可预见性以及社会危害性。
    一、不可抗力的认定条件
    不可抗力的认定条件为:不可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三个条件。根据《民法典》之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常见的可以不可抗力的情形包括: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地震等;还有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等;还有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二、标的物因不可抗力灭失损失谁承担
    标的物因不可抗力灭失损失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需要提出证明,否则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要根据合同是否履行来判断,如果是合同一方当事人履行之前损失的由销售者承担责任;如果是合同一方当事人履行之后损失的由购买者承担责任。
    三、新冠疫情属于不可抗力吗
    不可抗力指的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对于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说,该情况突然发生,科学上也不能避免,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也不能克服,因此属于不可抗力。因此行为人在疫情期间违约的话,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但是当事人在迟延履行后才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2: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