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物资采购的风险有哪些? |
释义 | (一)采购外因型风险 1、意外风险。物资采购过程中由于自然、经济政策、价格变动等因素所造成的意外风险。 2、价格风险。由于供应商操纵投标环境,在投标前相互串通,有意抬高价格,使采购单位蒙受损失。 3、采购质量风险。由于供应商提供的物资质量不符合要求,给用户在经济、技术、人身安全、产品声誉等方面造成损害; 4、技术进步风险。采购物资由于新项目开发周期缩短,如计算机新型机不断出现,更新周期愈来愈短,刚刚购进了大批计算机设备,但因信息技术发展,所采购的设备已经被淘汰或使用效率低下。 5、合同欺诈风险。以虚假的合同主体身份与他人订立合同接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款、预付款、担保财产后逃之夭夭。 (二)采购内因型风险 1、采购计划风险。由于在采购过程中各种增加支出因素的存在,使完成一项采购活动所需的最终采购支出比预期的采购支出有所增加,所以采购面临增加支出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编制的采购计划不合理,使采购过程中缺乏合理的依据,不按实际需求安排采购或随意超计划采购。 2、质量不符风险。质量不符是指供应商提供的物资质量不符合采购企业质量的标准或采购合同的要求,物资质量不符存在的风险取决于供应商,同时也取决于采购单位内部。物资验收人员对物资的质量验收工作不重视,或技术不强,对质量检验工作和基本理论知识理解不到位等,都有能造成物资质量低下。物资检验仪器的操作方法不当或检测设备失效,引起物资质量误判,造成质量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风险。未按规定的检验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物资检测,使物资检验不及时、不准确,对不合格的物资未进行标识,若物资标识于实际不符,将导致不合格品验收入库,造成物资质量不符合标准的风险。 在当代的社会,如果存在物资采购的话必须要签订相关的合同,因为只有签订的合同才能够保障双方当事人都能够按照合同内容来履行自身的义务,这也是我们国家对于这方面所做出的一种具体管理的制度,是非常有效的。 一、采购招标投标流程 一个完整的竞争性招标采购过程由供应商调查和选择、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决标、合同授予等阶段组成。 招标采购是指采购方作为招标方,事先提出采购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多企业参加投标,然后由采购方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一次性的从中择优选择交易对象,并提出最有利条件的投标方签订协议等过程。整个过程要求公开、公正和择优。招标采购是政府采购最通用的方法之一。招标采购可分为竞争性采购和限制性招标采购。它们的基本的做法是差不多的,其主要的区别是招标的范围不同,一个是向整个社会公开招标,一个是在选定的若干个供应商中招标,除此以外,其他在原理上都是相同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