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年针对奶粉串货销售的最新法律规定 |
释义 | 奶粉串货销售不违法,但可能涉及磨号货。生产假奶粉可判三年左右,若造成严重危害则判三至七年,并处罚金。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指生产者、销售者掺杂、掺假、以次充好,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 法律分析 一、奶粉串货销售如何处罚 不违法。奶粉串货一般发生在各个地区之间,主要是指,某一区域代理商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到了其他同一品牌代理商的代理区域。通俗上来说,对于区域限制的产品拿到非本销售区去销售的行为称为串货行为。串货行为可以分为良性串货,恶性串货和自然性串货。为防止串货行为被品牌所有者追责,经销商往往将能溯源的铭牌、产品序列号等信息磨掉,俗称“磨号”货。如市场上就有销售“磨号”电动车(自行车)、家电等商品的行为。在网上,许多低价出售的商品也宣称是经销商从各地调货。 二、被发现生产假奶粉判多少年 生产假奶粉判三年左右,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行为是生产、销售行为。 拓展延伸 奶粉串货销售的法律制裁措施 奶粉串货销售被视为一种违法行为,涉及欺诈、偷税漏税、商业欺诈等法律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奶粉串货销售者,可以采取多种法律制裁措施。首先,相关部门可以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暂停经营等。其次,涉及刑事犯罪的情况下,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如拘留、有期徒刑等。此外,对于串货销售的奶粉,可以依法予以没收,并追究销售者的法律责任。综上所述,奶粉串货销售将面临多种法律制裁措施,以保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结语 奶粉串货销售是一种违法行为,涉及欺诈、偷税漏税、商业欺诈等法律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奶粉串货销售者,可以采取多种法律制裁措施。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暂停经营等;刑事犯罪可追究刑事责任,如拘留、有期徒刑等;同时,串货奶粉可以依法予以没收,并追究销售者的法律责任。综上所述,奶粉串货销售将面临多种法律制裁措施,以保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21修正):第五章 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 第五十一条 屠宰、经营、运输的动物,以及用于科研、展示、演出和比赛等非食用性利用的动物,应当附有检疫证明;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应当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21修正):第九章 监督管理 第七十八条 禁止转让、伪造或者变造检疫证明、检疫标志或者畜禽标识。 禁止持有、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检疫证明、检疫标志或者畜禽标识。 检疫证明、检疫标志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修正):第六章 食品进出口 第一百零一条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可以对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国家(地区)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和审查,并根据评估和审查结果,确定相应检验检疫要求。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