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样就算侵犯了人格尊严 |
释义 | 一、怎样就算侵犯了人格尊严 公民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和隐私权。 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赃物;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盗用、冒用他人姓名等行为都属于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的行为。 二、人格尊严权的基本内容 1、公民享有姓名权。公民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法律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2、公民享有肖像权。《民法典》第一编总则,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3、公民享有名誉权。名誉权是公民要求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人格尊严给予尊重的权利。 4、公民享有荣誉权。公民因对社会有所贡献而得到的荣誉称号、奖章、奖品、奖金等,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 5、公民享有隐私权。隐私是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想为外界所知的事,他人不得非法探听、传播公民的隐私。 三、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权怎么处罚 侵害他人人格尊严权,应当按照造成的后果,及其情节进行处罚。 1、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依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和第一千条的规定,人格尊严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 2、在侵害他人人格尊严权构成侮辱罪,并且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依据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在侵害他人人格尊严权不构成刑事犯罪的,那么应承担行政责任的法律后果,依据规定,对行为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