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购买服装超过15天后,发现严重的非人为质量问题,能否要求商家退货或赔偿 |
释义 | 消费者在购物时,如果商品或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可以根据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退货、更换或修理;如果没有规定和约定,消费者可以在收到商品后七日内退货,七日后需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经营者应承担必要费用。 法律分析 实体店购物存在质量问题不可以随时退换。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拓展延伸 维权指南:购买服装超过15天后发现严重质量问题,如何有效要求商家退货或赔偿? 购买服装超过15天后发现严重质量问题时,要求商家退货或赔偿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步骤。首先,收集相关证据,包括购买凭证、照片、描述问题等。然后,与商家进行书面或电话沟通,详细说明问题并要求退货或赔偿。如果商家不予理会,可以咨询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或律师,寻求法律支持。在与商家协商时,要坚持自己的权益,明确表示愿意采取法律行动。如果仍无法解决,可以向消费者投诉部门投诉,并考虑提起法律诉讼。记住,在整个过程中保留所有相关文件和沟通记录,以便日后使用。 结语 购物中遇到质量问题,消费者有权退货或要求赔偿。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根据国家规定或双方约定,退货或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义务。若无规定或约定,消费者应在收到商品后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及时退货。若不符合解除合同条件,可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义务。经营者应承担必要费用。购买服装超过15天后发现严重质量问题时,可采取策略和步骤,包括收集证据、与商家沟通并坚守权益,咨询权益组织或律师,投诉或提起法律诉讼。记住保留相关文件和沟通记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七条 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 (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 (七)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的; (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九)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经营者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四章 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第三十三条 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进行抽查检验,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检验结果。 有关行政部门发现并认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责令经营者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