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买车过程中存在欺骗怎么办
释义
    法律分析:一、买车过程中存在欺骗怎么办?
    买汽车销售部欺骗消费者可以要求三倍赔偿。
    如果汽车厂商或销售商存在故意隐瞒车辆真实情况,如故意隐瞒车辆在运输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隐瞒车辆售前的维修记录以及车辆使用后故意更改里程等,都涉嫌构成欺诈;如果汽车厂商或销售商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比如将粉尘车以次充好,明显虚构电动车续航里程以及其他误导消费者作出错误选择的虚假宣传行为,同样涉嫌构成欺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汽车消费也不例外。
    二、买车收到欺诈的处理方法:
    1、买车被骗,首先不要慌张,查找和对方的聊天记录、通讯来往记录、转账汇款等记录、有没有签订的合同之类的证据,并立即报警。
    2、如果买车被骗是因为质量问题,可以和对方进行协商。
    3、若买车被骗且被骗金额超过两千元,立即报警并到当地派出所进行立案。
    4、若买车被骗金额低于两千元,保留被骗证据,到当地派出所报案处理。
    5、若对方存在诈骗行为,而不是买车质量问题等原因,情节严重,可以通过报警立案,通过新闻媒介进行曝光对方的欺诈行为。
    6、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切勿轻信他人而向对方打款、转账等行为,不贪图便宜,保护好个人的财产不受损失。
    三、消费者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应具备哪些材料:
    (1)、投诉人的姓名、住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
    (2)、被投诉方的单位名称、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
    (3)、所购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日期、品名、牌号、规格、数量、计量、价格等。
    (4)、受损害及与经营者交涉的情况。
    (5)、凭证(发票、保修证件等复印件)和有关证明材料。
    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四)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五)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六)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七)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八)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九)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十)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十一)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十二)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十三)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三条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9 23: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