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25+3类重点人群
释义
    25类重点人群有:
    1、医务人员,移民、海关、市场监管系统一线人员,警察、环卫工人、保安、保洁员,口岸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快递外卖人员、水电煤气等工作人员。
    2、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或居家健康监测人员、有本土疫情区域的援建人员、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流浪乞讨人员、零散装修与建设施工人员。
    3、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孕妇、儿童、伤残人士等人群。
    一般指的是指重点场所和重点机构的工作人员、感染风险较高或抵抗力较低的人群。
    免采人员:
    (一)省定25+3类重点人群及黄码、红码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检测频次和方式,定时进行核酸检测。
    (二)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新冠可疑症状人员,按规定到发热门诊排查。
    (三)在48小时内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的人员。
    (四)因高龄、卧病在床等身体原因和行动不便不能去公共场所的人员,3岁以下婴幼儿。
    注意事项:
    (一)对连续两周不参加常态化核酸筛查人员,将视情况采取弹窗或赋黄码措施,加强管控。
    (二)居民参加常态化核酸筛查应携带身份证(无身份证者携带户口簿)、外籍身份证明等有效证件。
    (三)居民在采样现场应全程佩戴口罩,有序排队,保持“两米线”,不聚集、不交谈,不吸烟和随地吐痰。
    (四)对无智能手机的人员由家人通过健康码中的“老幼助查”功能帮助查询。
    (五)采样后未接到通知的,检测结果即为阴性,常态化核酸筛查不出具书面报告。
    (六)除出行、就医等特殊情况外,每周不重复检测。
    法律依据
    《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的通知》第八条
    (一)高暴露风险的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警察、保安等职业人群,结合自身的工作岗位性质、风险等级或所处场所类型做好个人防护。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要严格落实闭环管理、核酸检测和闭环作业后的管控措施。本县(区)发生本土疫情后,尽量避免参加聚会、聚餐、婚丧嫁娶等聚集性活动。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孕妇、儿童等要尽可能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尤其是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场所。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17: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