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2023年结婚年龄限制是多少?
释义
    法定结婚年龄的主旨是确定结婚的最低年龄,以确保个人的生理和心理成熟,承担夫妻和社会责任。中国民法典规定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法定婚龄并未改变。法律规定的婚龄是最低年龄,不是必婚年龄或最佳婚龄,但鼓励晚婚晚育。婚姻登记机关可在当事人达到法定婚龄的周岁生日当天办理结婚登记。
    法律分析
    一、法定结婚年龄的诠释
    法定婚龄是法律规定的最低结婚年龄是结婚年龄的下限。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人的生理和心理才能发育成熟,才能履行夫妻义务并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二、结婚年龄是多少
    我国民法典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关于法定婚龄并无变化,依然是之前规定的标准。
    三、法律规定
    中国大陆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中国港台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18岁,女不得早于16岁。
    中国1950年民法典规定的法定婚龄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因此规定"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这次修订民法典,有的同志建议将男女的结婚年龄统一为一个标准,或均为二十二周岁,或均为二十周岁。
    中国民法典关于婚龄的规定,不是必婚年龄,也不是最佳婚龄,而是结婚的最低年龄,是划分违法婚姻与合法婚姻的年龄界限,只有达到了法定婚龄才能结婚,否则就是违法。法定婚龄不妨碍男女在自愿基础上,根据本人情况推迟结婚时间,为贯彻我国计划生育国策,民法典也鼓励晚婚晚育。一些单位以享受优惠政策的婚龄代替法定婚龄,不达到这一结婚年龄,不批准男女双方结婚,这样做是不妥的。法律是倡导晚婚,而不是强制晚婚,不是说结婚越晚越好。为保障在婚龄问题上严格执法,《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申请结婚的当事人,因受单位或他人干涉不能获得所需证明时,婚姻登记机关查明确实符合民法典和本办法规定的,也应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四、婚姻登记机关对于法定婚龄中“周岁”概念的把握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婚姻登记机关应如何理解“周岁”这个概念,比如申请结婚的女方选在二十周岁生日当天申请结婚登记,算不算“不早于二十周岁”?对于“周岁”的理解,在我国刑事审判实践中是指从生日的次日起认定为已满周岁民事审判中对此无明文规定。婚姻登记机关可以认定生日当天当事人已经达到法定婚龄,即可以在当事人达到法定婚龄的周岁生日当天为其办理结婚登记。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结婚年龄是法律规定的最低年龄,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这是划分合法和违法婚姻的年龄界限。法定婚龄并未发生变化,仍然是之前的标准。婚姻登记机关在理解周岁概念时,可以认定当事人在生日当天已达到法定婚龄。法律鼓励晚婚晚育,但并不强制晚婚,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推迟结婚时间。婚姻登记机关应严格执法,确保符合法定婚龄的申请人能够顺利登记结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五十条 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6: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