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杭州为什么明办转公办 |
释义 | 杭州民办学校变成公办学校,主要是为了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当地公办学校的压力,合理分配了教育资源,缓解部分地方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让那些无法完整汲取知识的学生们有了学习的机会,并且减轻学生们的学习压力。 一、民办学校转公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成为家长们热议的焦点。 文件指出,近年来,公办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统称“公参民”学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方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但“公参民”办学模式也诱发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对“公参民”学校进行专项规范—— 1.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民办、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学校,应办为公办学校。 2.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符合“六独立”要求的,可继续举办民办学校,但对使用公办校名和校名简称进行清理后,公办学校逐步退出。 3.对于不符合“六独立”要求的民办学校,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视情转为公办或终止办学。 4.既有居住社区配套建设的“公参民”学校或转为公办学校,或由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学位、继续办学。 5.不再审批设立新的“公参民”学校,公办学校也不得以举办者变更、集团办学、品牌输出等方式变相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6.地方政府和公办学校不得向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新增派具有事业编制的教职工。已经派出的,分阶段分步骤有序引导退出。 7.严格规范招生,公办学校不得以民办的名义开展选拔招生或考试招生,也不得以借读、挂靠等名义变相违规招生。 8.各地要在2021年8月底前完成专项摸底排查,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理顺机制体制,实现平稳过渡。 这么看来,按照文件进度,目前各地已经基本完成了摸底排查。接下来,会力争用2年时间进行治理,实现平稳过渡。 浙江省教育厅已形成落实中央《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的初步方案内容,正式文件下一步会印发。浙江省教育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方案文件发布还需要一段时间。 二、教育局表示“公参民”学校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 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 2. 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含具有财政经常性经费关系的其他单位、政府国有投资平台、政府发起设立的基金会、国有企业等,下同)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 3. 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含公办学校以品牌、管理等无形资产参与办学)的义务教育学校。 第1、2两类应办为公办学校。第3类中符合“六独立”要求的,可继续举办民办学校。 不符合“六独立”要求的,地方政府要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地方政府可视情况将其转为公办学校或终止办学。 六独立:独立法人资格、校园校舍及设备、专任教师队伍、财会核算、招生、毕业证发放。 民转公对很多家庭来说是有好处的。 直接的好处就是,学费将会大幅度降低。学校将会按照公办学校的标准来收费,这要比民办学校便宜得多。家长可以省下一大笔开销。 三、民转公到底怎么转?学费怎么收? 简单三点: 1.公参民学校正式明确转为公办学校 2.“公参民”学校招生方式:按照原方式招生,有一定时间的招生过渡期,学费以公办标准收费,减轻家长压力。 3.杭州市教育局又加了一条,今年无论是否转公,都和去年民办招生方式一致,“公参民”学校转公办后,按原方式招生,招生范围、报名及录取等与今年民办学校招生相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二十八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准、注册或者备案手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