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农民工的钱要不到找谁?
释义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解决方法:1、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要求支付工资并可获赔偿金;2、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法律依据为《工资支付暂行条例》。但最终解决需由司法机关调查认定。
    法律分析
    一、农民工的钱要不到找谁?
    农民工的钱要不到,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请求加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
    根据《关于实施若干规定》第十三条,投诉应当交投诉文书,书写投诉文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投诉,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笔录,并由投诉人签字。投诉时,应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相关拖欠工资的证据。
    投诉文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投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被投诉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投诉请求事项。
    2、以未及时足额发放工资为由,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若仍想维持劳动关系的,可以只请求支付工资。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2份);证据清单和相应证据材料(2份),证据材料主要有劳动合同,工资银行账单;身份证复印件(1份)。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二、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是属于严重侵犯了农民工有关权益的行为,具体情况下可以基于上述法律中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但涉及到具体的事项认定上,还需要由司法机关对相关事实进行调查后认定和判决。
    结语
    农民工的工资拖欠是严重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问题:一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要求限期支付工资,并可以请求加付赔偿金;二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根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的规定,工资必须按约定日期支付,如果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依法要求支付。但是具体的事项认定和判决还需由司法机关进行调查和判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四条 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五条 违反本法第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强迫农民以资代劳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退还违法收取的资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第五十四条 【集体合同的报送和生效】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6: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