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书是什么? |
释义 | 民事起诉状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民事诉讼的基本要求,是民事原告为维护自身的民事权益,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依据事实和法律,请求依法裁判的诉讼文书,也是最常用的法律文书之一。 一、多份合同能否一并起诉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在民事诉讼法上起诉的要件包括当事人、诉讼理由及诉讼标的等,核心是诉讼标的。诉讼标的是指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要求法院裁判的民事实体法律关系,必须具有惟一性。也就是“一个起诉”中只能针对“一个民事实体法律关系”。提起民事诉讼,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需要具备主体、案由、管辖等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有明确具体的诉讼请求,即基于什么法律关系、对谁、要求人民法院作出什么样的裁判。第二,原告提起一个民事诉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项或多项诉讼请求。第三,原告对一个民事案件,提出多少项诉讼请求,法律并无严格限制,只要是基于客观事实和法律关系认为可主张的诉讼请求均可向法院提出。所以,关于“多份合同可否一起起诉”这个问题?如果多份合同都是证明同一个事实,构成同一个法律关系,是完全可以在同一个诉讼中进行审理的。即使相同的合同主体之间因不同的合同构成了不同的法律关系,也可向法院起诉多个独立的案件,人民法院可能视情况而决定是否合并审理。 二、侵权起诉书怎么写呢 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要确权时,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裁判的法律文书。通常分为三部分:一、首部:标明民事起诉状。2、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是公民的,写明其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证号和住址。当事人应分原告、被告、第三人依次写明。二、正文:1、诉讼请求:当事人所主张的具体事项,应当明确、合法、具体。2、事实和理由:这是起诉状的核心部分,应针对诉讼请求,全面、客观、详细地阐明被告侵权的事实。主要写清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双方纠纷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当事人之间争执的主要焦点与案件有直接关联的客观情况和实质性分歧意见。然后,依据事实,得出被告所应承担的责任。三、尾部:1、致送人民法院名称。2、原告签名,如果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则应加盖公章。3、起诉日期。 三、购房合同履行后能起诉吗 购房合同履行后也是可以起诉的,只要其履行的购房合同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损害方就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起诉还需要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