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股票转让如何避税
释义
    一、防止重复交税:采取先增资、后转让的办法避免重复征税。
    二、增加交易费用:增加交易费用是财务上的惯常操作方式
    三、采取先上市,后转让股权的方式避税
    四、不可违法签订阴阳合同避税,存在极大法律风险。
    中小企业股权变更涉及哪些税收?
    1、印花税
    股权转让需要征收印花税,其税目为:产权转移书据,税率为0.05%,缴税主体为股权交易双方,公司不缴税。
    如果出现公司代缴税金,需要将其从公司账务中剔除。
    2、个人所得税(股权出让方为个人的情况)。
    股权转让所得,按照税法规定,出让方应将投资溢价部分按照“资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缴纳主体为股权出让方。股权受让方以及公司不缴税。
    如果出现公司代缴税金,需要将其从公司账务剔除。
    如果股权出让方为法人单位,股权出让时不涉及所得税税金,其所得合并到法人单位收入计算应税所得。
    3、增值税
    股权转让目前所得不涉及增值税。
    股权转让时,税金如何计算?
    1、印花税
    由于目前注册资金属于认缴制,因此在股权变更时,往往出现股权实际转让金额与认缴金额差额较大的情况。
    印花税是对合约总额进行计征的,而不是实际交易额。股权转让合同,必须体现股权出让方在公司认缴总额、实缴金额以及股权转让金额。印花税以三者金额最大项作为计税基础,而不是一定是某个金额。
    但此约定,在不同的地市,甚至同一税务管理局的不同专管员的认知都不同,存在征收乱象。
    2、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基础是“股权增值金额”(=实际转让价格--实际投资金额-股权转让合理税费)。
    简单理解,股权出让方原始投入为:100万元,转让价格为120万元,那么出让方股权增值了20万,印花税交了600元(以120万为税基征收),就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39880元。
    如果转让价格低于初始投入,相当于出让方没有从资产转让收益中获益,因此不存在个人所得税
    在实际工作中,税务机关会以出让方转让股份所占公司净资产价值为标准来确定股权转让价格是否合理,如果转让价格低于其股权对应净资产,税务机关可以重新核定成交价格,以此来确定所转让股权公允增值,从而确定其是否应缴个人所得税。核定的最基本的标准就是: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份额。当然,特殊情况下股权转让,低价也会被允许。
    上述情况,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一文中有详细规定。
    股权转让应该注意的问题:
    中小企业在股权转让过程中犯得最大的错误有以下几个:
    1、公司账面有未分配利润时,直接转让;
    股权转让中出现股权增值时,出让股东要根据增值净额缴纳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但是其股权对应的未分配利润还是留存在公司里,将来,公司股东进行分配或者股权再转让时,仍需按照“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就出现了双重税负。
    建议,在公司账面“所有者权益”大于“实收资本”时,如果股东需要进行股权转让,先分配账面利润,然后再进行股权转让;
    2、股权转让出现印花税和个人所得税时,企业财务人员将缴纳税金计入公司费用。此类支出,列支公司支出,存在企业所得税税收风险;代个人支付税款而列支公司支出,存在个人所得税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三条
    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二十七条
    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1)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2)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3)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4)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5)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8: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