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处理 |
释义 |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2014)第六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当在实际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职工福利费为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在会计核算上,根据新修订的会计准则,一般通过“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核算;但是,实务中也有还是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核算。 由于非货币性福利的形式多样,下面将几种常见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处理分别进行说明。 (一)以自产或委托加工的产品发放给员工 决定发放时: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产品的公允价值+相关税费) 实际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注意:如果是应税消费品,还可能涉及消费税)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二)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 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购买后直接就发放给职工,第二种是从库存的外购商品中发放给职工。 1、外购商品购买后直接发放给职工 决定发放时: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实际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银行存款等 2、从库存的外购商品中发放给职工 决定发放时: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实际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三)将企业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比如住房) 确认计提: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每期应计提的折旧) 折旧时冲减: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累计折旧 (四)将企业租赁的住房等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后 确认计提: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每期应付的租金) 每期冲减: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其他应付款(待摊费用)等 (五)按非公允价值向职工转售商品或服务 实务中存在企业高价买进的商品或服务,然后低价转售给职工,实际上就是向职工提供了补贴,比较典型的有商品房、汽车等。 对于这种提供补贴的转售商品或服务,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提供了该补贴后,职工必须为企业提供一定年限的服务;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企业与职工没有约定后续的服务年限或者是职工已经达到了企业规定的服务年限标准。 1、约定有服务年限的会计处理 转售时: 借:银行存款 长期待摊费用(出售价款与成本的差额+相关税费) 贷:固定资产清理等 同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等 贷: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根据出售资产性质不同,可能涉及税种不一样) 出售后每年摊销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长期待摊费用 2、未约定服务年限或职工已经达到企业规定的服务年限 转售时: 借:银行存款 管理费用等(出售价款与成本的差额+相关税费) 贷:固定资产清理等 同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等 贷: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根据出售资产性质不同,可能涉及税种不一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