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抑郁症患者如何争取抚养权? |
释义 | 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取决于哪方更适合抚养孩子。法院会考虑双方的经济收入和身体状况等因素,并通常会判给健康、经济能力好的一方。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孩子,通常判给母方抚养;对于两周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双方都有权力争取抚养权,但更有优势的是患有不可治愈疾病的母方或已经与孩子生活较长时间的一方。法律以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为出发点。 法律分析 《民法典》中有规定,夫妻双方在离婚后,谁可以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主要看哪方的条件更适合抚养孩子,法院会对双方的经济收入和身体状况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如果一方是患有疾病的,是不利于抚养孩子的,这时通常会判给另一方抚养。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一般两周岁以下的小孩都会判给母方抚养,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是可以判给父方抚养的: 1、母方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患有难以治愈的疾病或者身体不灵活有残疾的,这种环境是不利于小孩的成长的,可以判给父方; 2、母方在抚养期间,对小孩有暴力行为或者没有尽自己义务去抚养孩子的,父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取得抚养权; 如果小孩达到两周岁以上,母方和父方都是有权力争取抚养权的,但哪些情况下会更有抚养的优势? 1、自己患有不能继续生育的疾病或者已经做了绝育的手术; 2、自己跟子女已经生活了很久的,突然更换环境会让子女的生活不习惯,更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3、看谁的条件更适合抚养子女,尤其是经济能力好的、身体比较健康的; 4、自己没有任何的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只要有上面情形之一的,就可以优先获得子女的抚养权,但不敢保证一定可以拿到子女的抚养权。 根据上面的介绍得知,想要获得子女的抚养权,还看根据双方的条件来决定,一般都是会选择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一方。同时也看得出,我们国家的法律是站在子女的角度来执行。 结语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离婚后父母仍享有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和保护权利和义务。法院在判决孩子的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双方的经济收入、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并以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为依据。一般来说,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会判给母方抚养,但如果母方身体状况不佳或存在虐待行为等情况,法院也可以判给父方。对于两周岁以上的子女,法院将综合考虑双方的具体情况,包括生育能力、生活环境、经济实力等,以选择最适合抚养子女的一方。需要注意的是,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够获得子女的抚养权,决定权仍在法院。总体而言,我国法律以保护子女的利益为出发点执行相关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条 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五条 民政部门进行收养评估后,可以依法将其长期监护的未成年人交由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收养。收养关系成立后,民政部门与未成年人的监护关系终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