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怎么处理 |
释义 | 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需要根据情况确定。 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是指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正常时期实行犯罪。间歇性精神病人的精神正常时期,指发作性精神病人的精神病间歇期以及重性精神病的彻底缓解期。 根据行为人的精神状况,判断行为人有无刑事责任能力,应按照以下两个标准进行: 1、医学标准。从医学上看,实施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的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并且处于发病期,而不是彻底缓解期或间歇期; 2、心理学标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行为人是否因患有精神病而导致其在实施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时,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间歇性精神病人一般指间歇性精神病。 精神医学上的间歇性精神病是由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的缓解期,待精神异常完全消失后,精神障碍既可消失,可以认为是精神正常的阶段。对于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诊断主要靠病史采集、精神检查和躯体检查。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发病短暂,临床表现看似简单,但诊断必须慎重。有类似表现的疾病还有反应性精神病、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分裂样精神病、周期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抑郁障碍伴精神病性特征、双相障碍伴精神病性特征等,在明确诊断前,需一一排除类似病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