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唐律疏议 法律问题
释义
    法律分析:
    《唐律疏议》,又称《律疏》,是指唐朝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编定的律文。由长孙无忌等十九人负责编定,永徽四年(653年)颁行。这取代了自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所编定的《武德律》及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所编定的《贞观律》,成为唐朝的法典。且为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法典。《唐律疏议》继承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立法成就,创造性的于律条之后附上注疏,使得“疏在律后,律以疏存”,被认为是中国法制史上之立法典范。由于礼与法在《唐律疏议》里之完美结合,使得由汉代肇始之“春秋决狱”方法至此终结。
    法律依据:
    《唐律疏议》
    第一篇 《名例律》 相当于现代刑法总则,主要规定了刑罚制度和基本原则;
    第二篇 《卫禁律》 主要是关于保护皇帝人身安全、国家主权与边境安全;
    第三篇 《职制律》 主要是关于国家机关官员的设置、选任、职守以及惩治贪官枉法等;
    第四篇 《户婚律》 主要是关于户籍、土地、赋役、婚姻、家庭等,以保证国家赋役来源和维护封建婚姻家庭关系;
    第五篇 《厩库律》 主要是关于饲养牲畜、库藏管理,保护官有资财不受侵犯;
    第六篇 《擅兴律》 主要是关于兵士征集、军队调动、将帅职守、军需供应、擅自兴建和征发徭役等,以确保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并控制劳役征发,缓和社会矛盾;
    第七篇 《贼盗律》 主要是关于严刑镇压蓄意推翻封建政权,打击其他严重犯罪,保护公私财产不受侵犯;
    第八篇 《斗讼律》 主要是关于惩治斗殴和维护封建的诉讼制度;
    第九篇 《诈伪律》 主要是关于打击欺诈、骗人的犯罪行为,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第十篇 《杂律》 反不属于其他“分则”篇的都在此规定;
    第十一篇 《捕亡律》 主要是关于追捕逃犯和兵士、丁役、官奴婢逃亡,以保证封越国家兵役和徭役征发和社会安全;
    第十二篇 《断狱律》 主要是关于审讯、判决、执行和监狱管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0: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