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庭审中证人证言的交叉质询如何操作? |
释义 | 法律分析:交叉质询是庭审中证人证言的重要环节,用于澄清证人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在交叉质询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证人的基本信息:在交叉质询前,需要确认证人的身份信息和证言内容,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 2. 问题的提出:交叉质询中的问题需要具有针对性和逻辑性,不能够模糊和含糊不清,同时需要遵守庭审程序和法律规定。 3. 证人的回答和解释:证人在回答问题时需要尽可能真实、详细,同时需要对自己的证言进行解释和说明。 4. 法官的引导和监督:法官在交叉质询中需要引导证人回答问题并对证言进行澄清,同时需要对律师的提问进行监督和纠正。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诉法》第六十四条:证人的证言应当在庭审中作出,证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到庭的,可以由人民法院采取其他方式进行询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告人和辩护人有质证权,可以向证人发问。证人应当如实回答。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据法》第二十五条:当事人可以对对方当事人或者第三人的证据提出质证,质证应当与案件有关,有必要。对方当事人或者第三人对质证有回答或者解释的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