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身份证被别人拿去会有什么后果 |
释义 | 不会受到影响,可以放心使用。身份证使用 1、身份证仅限本人使用,不得外借; 2、他人在当事人明知的情形下使用其身份证办理业务,所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由当事人承担; 3、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他人使用身份信息产生的法律后果不承担责任; 4、身份证在有效期内可以证明身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5、临时身份证在有效期限内可以证明身份,具有同身份证相同效力和作用; 6、身份证在有效期内,即使消磁,理论上也可以使用,但业务单位只能通过机器读取身份信息的除外。2012年5月30日,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明确规定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包括指纹信息。公安部制定了2012年年底前完成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各项准备工作的任务目标、工作措施和实行方案,各地公安厅、局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制定了初步工作方案。2013年1月我国将全面启动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和停用一代证。指纹身份证好处:但社会用证部门仅凭相片辨别持证人,难以对人和证进行准确无误的一致性的核验,无法防止公民丢失、被盗的身份证被他人冒用。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可以有效防范冒用居民身份证以及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等违法问题的发生;有利于国家机关以及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更加快速、准确地甄别持证人身份,为公民参加经济、社会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居民身份证指纹登记,已成为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国家工作人员有前两款行为,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