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监督对象和监察对象的区别
释义
    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在调查权的适用对象、行使权利和法律依据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监察机关主要调查公职人员的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行使调查权需要政治机关的批准,依据是监察法。而检察机关则侦查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行使侦查权需要特定的主体资格,依据是刑事诉讼法。两者在目标、权限和法律依据上有所区别。
    法律分析
    1、适用对象不同。
    监察机关调查权的适用对象是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监察对象是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检察机关等行使的侦查权,适用对象是涉嫌刑事犯罪或经济犯罪的人员,涵盖了涉嫌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的公职人员,军人违反职责的犯罪和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和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的例外
    2、行使权利不同。
    监察机关行使调查权。监察委员会是政治机关而非司法机关,决定重要调查事项要由同级党委、上级监委批准。
    检察机关行使侦查权,这种特定的主体资格由法律来规定和认可。
    3、法律依据不同。
    监察机关调查权的适用依据是监察法,突出体现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检察机关侦查权的适用依据主要是刑事诉讼法,突出体现公安机关办案时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并重,公正与效率平衡。
    拓展延伸
    监督对象与监察对象:权责界限的明晰
    监督对象与监察对象之间的区别在于它们所承担的职责和权限不同。监督对象是指受到监督的主体,通常是政府部门、机构或个人,其行为和决策需要接受监督。而监察对象则是指监察机关所监察的对象,可以是政府部门、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监察机关对其进行监察以确保其合法、公正、透明的运行。权责界限的明晰对于有效的监督和监察至关重要,确保监察机关在履行职责时不侵犯监督对象的合法权益,同时保障监察对象的合规运作。通过明确划定监督对象与监察对象的权责界限,可以促进公共机构的规范运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结语
    两种机关的调查权适用对象和行使权利存在明显差异。监察机关调查公职人员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而检察机关则调查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依据监察法行使调查权,而检察机关则依据刑事诉讼法行使侦查权。明确监督对象与监察对象的权责界限,有助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2019修订):第二章 检察官的职责、义务和权利 第九条 检察官在检察长领导下开展工作,重大办案事项由检察长决定。检察长可以将部分职权委托检察官行使,可以授权检察官签发法律文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2018修订):第二章 人民检察院的设置和职权 第十六条 省级人民检察院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检察院根据检察工作需要,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级有关部门同意,并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可以在辖区内特定区域设立人民检察院,作为派出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2019修订):第八章 附 则 第六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助理在检察官指导下负责审查案件材料、草拟法律文书等检察辅助事务。
    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检察官助理队伍建设,为检察官遴选储备人才。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