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无偿赠与是否可逆?
释义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行使撤销权撤销赠与合同。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该规定。根据第六百六十三条规定,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条件是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未履行扶养义务或未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必须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法律分析
    无偿赠与可以反悔,但是需要在赠与物转移之前撤销赠与。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行使撤销权撤销赠与合同。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第六百六十三条规定,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拓展延伸
    无偿赠与的法律约束和可撤销性
    无偿赠与是指出于善意、无偿地将财产转让给他人的行为。在法律上,无偿赠与是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无偿赠与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是可以被撤销的。例如,如果赠与人后悔或发现接受人有欺诈、胁迫等行为,赠与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赠与。此外,法律还规定了一些特定情况下的撤销条件,如赠与人的丧失、赠与人与接受人的亲属关系发生变化等。因此,无偿赠与虽然是一种善意的行为,但在法律上仍存在一定的约束和可撤销性。
    结语
    无偿赠与是一种善意的行为,但在法律上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赠与人在财产转移之前可以行使撤销权,但需在一年内行使。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以及经过公证或法律禁止撤销的合同不适用此规定。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的情形包括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未履行扶养义务以及未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因此,尽管无偿赠与是出于善意,但仍需遵守法律规定并在合法范围内行使撤销权。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7: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