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资少给了怎么办
释义
    一、工资少给了怎么办
    如果老板少给我工资的,可以向老板索要。
    对于该问题,我们首先可以与老板协商,如果能够协商成功那是最好。如果协商不行,我们可以到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如果老板不发工资属于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时,我们要充分谅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此处的“无故拖欠”应理解为,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在规定时间内故意不支付劳动者工资。
    劳动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中针对“无故”作了排除性规定:“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不包括:
    (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能所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
    (2)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过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为无故拖欠。
    最后,如果劳动者要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劳动者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1年内提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者如果对仲裁裁决结果不满意的,应当在在受到劳动仲裁书起15日内提起民事诉讼。
    总之,在解决工资问题上,如果可以协商解决最好协商解决,如果不行,就到劳动部门申请仲裁。但如果选择劳动仲裁或诉讼,劳动者应当保留相关证据佐证
    二、扩展内容
    劳动合同上的工资实际少发了怎么处理
    很多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合同上约定的工资会比实际发放的低。在劳资关系中,劳动者相对而言处于弱势,要想得到工作,只有违背本意硬着头皮签。
    对绝大部分企业而言,即便劳动者签了这份合同,实际工资还是会按照事先承诺的标准支付。那也许有人会问,何必多此一举呢?单位选择这样做,一般是基于以下3点考虑:
    一是不足额缴存社保及公积金,只按照合同上载明的金额申报缴费基数;
    二是美其名曰合理避税(实质上是偷税漏税),这本不是用人单位的好心之举,单位是为了少缴社保及公积金,将工资基数人为做少了,个税自然就降下来了,相当于顺水人情;
    三是涉及与月平均工资挂钩的项目计算时,单位可以少支付费用,例如补偿金、加班费及未休完的年休假应折算的费用等。
    如果劳动者没有证据能证明实际工资收入中有超出合同约定的部分,那在仲裁或司法实践中一般会按照合同载明的金额计算,毕竟凡事要讲证据。
    比如某员工实际月收入是8000元,但合同上只写3000元,这在涉及上述费用计算时,就会吃大亏。如果你不幸也签了类似这样的劳动合同,不妨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收集自己实际工资额的证据:
    工资代发银行打印流水
    有的用人单位图省事,虽然合同约定的工资比实际收入低,但员工的全额收入还是通过银行代发的。这种情况就比较简单,需要证明实际工资收入时,就直接到银行将工资流水打出来。银行的工资流水是很有说服力的。
    不过有些用人单位做的比较细,银行卡只发放合同约定的工资,剩余部分通过现金发放,并由财务做内账处理。这种情况下直接打银行流水也不能体现实际收入。
    妥善保存每月工资条
    如果单位每月发放了工资条,不管上面有没有盖章,都将它保存着。通过微信、短信及电子邮件等形式发送的,也将这些信息保存好。最好能截图保存,以防单位后期进行撤回或删除操作,很多OA系统是具有这种功能的。
    这些工资条保存最近12个月的就可以了。也许单拿这项材料说服力不是很大,但如果能与其它材料相互印证,万一发生争议,对劳动者而言还是很有帮助的。
    现金签字时拍张照
    如果条件允许,以现金支付的工资在领取签字后用手机拍个照。一般情况下发现金是财务负责,你拍照他们也不会制止。不过最好稍微隐蔽、自然些,免得他人有想法。万一被问为啥拍照,你就说老婆管得严,总怀疑每月工资没上交够,拍个照片好回去交差。
    如果单位在这方面管得比较严,明确指出不允许拍照,那最好还是不拍。否则你可能会因此被穿小鞋,或者会受到直接处罚。
    买房开具收入证明
    如果以上几招都因种种原因不好使,还有一招就是用好买房的收入证明。一般情况下,对于员工买房要求开收入证明,单位是不会拒绝的。你如果正好要买房,收入证明就多开一份保存着。
    收入证明上一般不会只写合同上载明的金额,因为写低了贷款可能会批不下来。如果单位不按照实际收入给你开证明,你就以工资写低了贷款办不下来为理由要求单位按实际收入开,这种情况单位一般会同意的。
    曾经司法上就有过案例,员工提供买房时开具的收入证明作为证据,法院是予以采纳的。这个判例也提醒用人单位,员工买房的收入证明最好不要虚开,按实际收入出具就行了。
    有人也许会问,我不买房怎么开收入证明?傻了,人固然要讲诚信,但也不能太实诚了。这是单位过错在先,你通过点手段保护自己利益,有什么愧疚的。
    不管将来用不用得上,未雨绸缪准没错。万一哪天需要时再临时收集证据,估计就没有那么顺畅了。用人单位在员工利益问题上也不要算得太死,尽量双方协商一致,减少劳动争议事件发生。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3: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