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农村老年人养老新政策有哪些? |
释义 | 农村户籍60岁以上未享受城镇养老保险的老年人可按月领取养老金;已满60岁且未享受城镇养老保险待遇的人无需缴费,可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子女需缴纳养老保险;距领取年限不足15年者可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限超过15年者需按年缴费,累计不少于15年;已参加农保且满60岁已领取养老金者可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未满60岁且未领取养老金者将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并继续缴费。 法律分析 1、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2、新农保实施时,已经年满60岁,未享受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是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该缴纳养老保险。 3、距领取年限不足15年的,应按照年缴费,也可以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 4、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照年费缴,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5、新农保试点地区已经参加农保的,并且年满60周岁,,自己已经开始领取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可以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对于已经参加农保,没有满60周岁,也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员,应该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纳费标准继续缴费。 拓展延伸 农村老年人养老新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评估? 农村老年人养老新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评估的目的是了解政策的实际效果,以便进行政策的优化和调整。评估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包括经济效益、社会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等方面。例如,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老年人和相关机构的意见和反馈,了解政策对老年人生活的改善程度。另外,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分析,评估政策对农村经济的促进效果,以及对社会稳定和和谐的贡献。综合各方面的评估结果,可以为政府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推动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的改善和发展。 结语 农村老年人养老新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是重要课题,可从多角度进行。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老年人和机构意见,了解政策改善程度。统计数据分析可评估对经济促进效果及社会稳定贡献。综合评估结果,为政府制定更科学合理政策提供参考,推动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改善和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条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第二十一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按月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二条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