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么判断是否有医疗事故 |
释义 | 这样认定: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 一、《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内容包括什么? 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内容包括:合法医疗机构及合法的医务人员。该事故必须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包括这项服务的后勤和管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诊疗护理规范和惯例。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存在主观过错。患者有人身伤害的后果,即“死亡、致残、器官功能不全所致”,小于此程度,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二、重大医疗过失认定的具体条件是什么 医疗过失行为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务活动中因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不是主观故意而是客观上有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行为。 故意或重大医疗过失的认定通常有下面三种: 1.医生在手术中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 2.导致三人以上人身损害的后果; 3.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医疗事故3级丁等如何赔偿 三级丁等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按百分之二十来计算。计算公式一般是:居民年平均生活费,乘以百分之三十,再乘以百分之二十。医疗事故等级对应伤残等级、伤残赔偿指数以及伤残补助赔偿计算。三级丁等医疗事故一般是指,器官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这里说的医疗事故必须是治疗结束后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根据病员受损害的程度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医疗过错参与责任度鉴定和因果关系等级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的主要医务工作人员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在接诊运输、登记检查、护理治疗诊疗等活动程序中,未尽到应有的措施和治疗水平或措施不当、治疗态度消极、延误时机,告知错误,误诊漏诊、弄虚作假错误干预等不良行为,以致病员智力、身体发生了不应有的损害或延误了治疗时机造成了病情加重或死亡所产生的生命财产有额外损失的情况。 发生医疗事故应该由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如下: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 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