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劳动能力评价是指通过评价一个人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来确定其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 劳动能力评价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它涉及医学、伦理学等知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在明确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 认证机构通常是由劳动主管部门指定的机构。申请认证时,必须提交 工伤认定书 作为凭证。 劳动能力评价结果分为10个等级。根据《 工伤保险条例 》的不同等级,享受相应的待遇。但是,所得结果只能用于工伤处理的计算和确定,不能用于 人身损害赔偿 的计算。 法律客观: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