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国反垄断法规定了哪几类垄断行为
释义
    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垄断行为有4种:
    1.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4.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
    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在适用范围上分为境内境外两种,一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一律适用反垄断法,另一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却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也适用本法;在具体内容而言,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
    (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反垄断法》
    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
    (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