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一、银行利率是多少 1、存款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利率为:活期存款为0.35%,定期存款三个月为1.10%,定期存款半年为1.30%,定期存款一年为1.50%,定期存款二年为2.10%,定期存款三年为2.75%; 2、贷款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为:贷款一年以内(含一年)利率为4.35%,贷款一至五年(含五年)利率为4.75%,贷款五年以上利率为4.9%。 银行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都会在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进行浮动。 法律规定: 《商业银行法》第三十八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贷款利率。 二、利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利润率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即利率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改革实践,这种制约作用可以概括为: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能力。 2、资金供求状况 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的变动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而这个比例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通过竞争确定的。 3、物价变动幅度 由于价格具有刚性,变动的趋势一般是上涨,因而怎样使自己持有的货币不贬值,或遭受贬值后如何取得补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4、国际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也不可避免地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 5、政策性因素 我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类型,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在利率水平的制定与执行中,要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