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发朋友圈问候朋友是否侵犯他人权益? |
释义 | 本文讲述了侮辱性言论的后果和相关规定。如果发表的侮辱性言论没有对当事人造成严重伤害,则被视为侵权行为,可能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但是如果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的侮辱性言论导致当事人出现自杀或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则犯了侮辱罪,可能会受到刑罚的处罚。长时间发短信骂人也可能构成侮辱诽谤罪,会受到刑罚的处罚。 法律分析 如果你在言论中包含侮辱性词汇,那么需要考虑这些言论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如果你发表的侮辱性言论没有对当事人造成严重伤害,那么这将被视为侵权行为,并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能会受到罚款和拘留的处罚。然而,如果因为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的侮辱性言论导致当事人出现自杀或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那么你就犯了侮辱罪。 一、网络辱骂人是否违法 可能构成侮辱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辱骂行为侵犯了对方的名誉权,构成民事侵权责任,应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之规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如手段恶劣的、侮辱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如被害人不堪侮辱自杀的,因受侮辱导致精神失常的等)、多次实施侮辱行为等等,才构成侮辱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长时间发短信骂人立案标准 短信骂人立案标准首先要看其严重程度,如果情节较轻,没有导致什么严重后果,那么久不涉嫌犯罪,而属于治安违法,会予以罚款或者拘留的处罚;但是如果情节严重,给别人造成了严重影响,那么涉嫌构成侮辱诽谤罪,剑会处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不告发就不处理的罪。 结语 无论是网络辱骂还是短信骂人,都需要考虑到其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如果侮辱行为没有造成当事人严重伤害,则被视为侵权行为,可能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而如果侮辱行为导致当事人出现自杀或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则构成侮辱罪,可能受到刑罚的处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避免使用侮辱性言论,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