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具体怎样构成经济犯罪? |
释义 | 一、具体怎样构成经济犯罪? 若是满足特定罪名的犯罪构成要件,那么就构成了经济犯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也属于经济犯罪,如果同时满足了以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构成要件,那么就会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存款是指存入金融机构保管并可以由其利用的货币资金或有价证券,它是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以不法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或以变相提高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或依法无资格从事吸收公众存款业务的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依规定,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必须是明知自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会造成扰乱金融秩序的危害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二、经济犯和刑事犯的区别是什么? 经济犯罪的范围小于刑事犯罪的范围,包含在刑事犯罪之中。经济犯罪的侵害客体是单一类型的,刑事犯罪的客体是多样化的。此外二者的立案机关不同。处罚力度不同。犯罪主体不同。管辖机关不同。性质也不同。 1、立案机关不同 一般的刑事犯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经济犯罪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2、管辖机关不同 一般的刑事犯罪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经济犯罪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3、处罚力度不同 一般的刑事犯罪可处拘役、管制或单处罚金;经济犯罪的处罚力度较大,通常在判处徒刑的同时会并处罚金。 4、犯罪主体不同 一般的刑事犯罪的主体为不特定的,可由自然人或法人作为主体;经济犯罪的主体是特定的主体,一般多由法人或特定职位的自然人作为主体。 5、犯罪客体不同 一般的刑事犯罪客体较为广泛,可以是财物、人身权等;而经济犯罪的客体是国家或社会公共财产。 6、两者性质不同 经济犯罪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及图利性。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集资罪以及诈骗罪等,都属于经济犯罪,一般可以通过判断违法行为是否满足特定罪名的犯罪构成要件来判断罪名是否成立。若是刑事案件已经由法院审理,那么也可以等待法院的审理结果,然后直接根据结果判断罪名是否成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