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体现的意志不同 |
释义 | 一、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所体现的意志不同 合同的成立的制度是指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的合意,它体现了合同自由原则,体现了当事人的意志,而合同的生效制度则体现了国家对合同关系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反映了国家对合同的干预,也就是说合同成立后,能否产生效力,能否产生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后果,并不是当事人意志所能决定的,它取决于国家法律对该合同的态度和评价,如果合同的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就意味着当事人的意志不符合国家意志,在此情况下,法院也不能通过合同解释的方法来促使合同生效,相反,只能依据合同生效制度来确认合同无效。由此可见,两者所体现的意志是有明显区别的。 二、什么是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 合同的成立于合同的生效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在逻辑延续上合同成立在前、合同生效在后,合同成立只需要当事人有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及标的(何种法律关系),合同生效需要意思表示主体在自己行为行为能力范围内从事民事活动(年满18周岁或年满16周岁且以自己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已满8周岁不满18周岁的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只能从事纯获利益性民事活动);还需要意思表示真实,若存在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的法定情形,该民事合同是可以在法定除斥期间内撤销的(因欺诈、胁迫而撤销的期间为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撤销事实一年内,因显失公平而撤销的期间为该优势地位消失后6个月内,上述法定撤销权均受最长保护期限制,即行为发生后20年内,逾期则撤销权消灭,权利人无权主张撤销合同,受合同约束)。 三、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联系 (一)合同生效以合同成立为提前,合同不成立就无所谓生效。反之,一个合同生效了,意味着它已经成立了。 (二)合同成立并不意味着合同生效。合同成立后是否生效,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1、大多数合同成立即生效,也就是说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在同一时间; 2、合同成立后永远不生效,即无效合同; 3、合同成立后处理效力待定状态,是否生效要看合成立时缺乏的生效要件后来能否得到补正; 4、合同成立后并不立即生效,生效时间视所附期限何 5、合同成立后并不立即生效,只有完成了应当办理的批准、登记手续后地生效。 (三)如果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某一类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才生效的,则此时批准、登记手续为该合同的生效要件。未予办理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但注意,只要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办理了批准、登记手续的,人民法院就应当认定该合同已生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